现实中,很多初中生、高中生,当然也不会少了大学生以及成人,当被问及对自己的英语发音是否满意时,许多人摇头表示不满意。他们中的一些人感觉很好,然后他们发现在测试之后有很多问题。当然,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太注重发音,毕竟,不是小学生,语言,只要对方能听懂而不妨碍线上交流。这个答案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观点。这种对他们的看法在无形之中对他们有很大的负面影响,但因为他们同意自己的看法,所以不觉得这种看法的负面影响。消较的影响是他们糟糕的发音没有得到改善,并且进一步形成了顽固的坏习惯,“顽固的学习”,进一步反应了他们的英语学习。他们认为他们在交流的时候可以理解对方,嗯,他们只是固执己见。

在英语学习中,中国学生应用“英语思维”需要无限接近这个程度:遇到一件事,头脑可以不错的次跳出完整的英语表达,而不是先想到汉语,然后想到单词,较后形成一个句子。这对于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相当具有挑战性,许多人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,但是没有形成英语思维。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方法,主要以交际、阅读、大量的交流和活动为主,力图构建母语的深层结构,使学生自然、渗透的体验。母语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低结构、高感知的过程。

传统英语教学中,除了拼命地让学生会考试以外,在听,说,写方面的训练很少,学生学到的是哑巴英语,就为完成一个考级任务,考完了就完事了;到了工作中,如果正要用英语表达一个公文,或翻译一个公文,也许就傻了眼,继而产生畏难情绪、英语太难等负面想法,结果就连信心都没了。这是错误的信息,因为1) 任何人都能学好英语;2) 学习英语可以是一个快乐和享受的过程;3) 如果是想把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来学,只需要3个月突击学习就可以过关。

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,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,平均需要重复16.5次;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,需重复54次;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,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!这个实验告诉我们,凡是理解了的知识,就能记得迅速、全面而牢固。不然,愣是死记硬背,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。因此,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,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,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。因此,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,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,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,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,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。因此,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,学习要勤于复习,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,遗忘的也越慢。